妻子叮嘱道:“夫君在路上小心,记得常写信回来,家里也好放心。”
这时,燕青也来拜别。
卢俊义吩咐:“小乙,你在家凡事要主动,不要出去瞎逛。”
燕青点头道:“主人在上,小乙不敢偷懒玩耍。主人这样出行,我怎敢怠慢!”
“好!”
卢俊义笑着点点头,提着棍棒,出了城。
那个叫李固的,已经在前面等着。
卢俊义朗声道:“你带着两个仆人先去,如果有干净的客栈,就先做好饭,等车马脚夫到了就吃,省得耽误路程。”
李固点头答应,也拿着一根棍棒,先和两个仆人走了。
卢俊义带着几个仆人,在后面押着车马前行。
只见一路上山清水秀,路宽坡平,卢俊义心里很高兴,笑道:“我要是在家,哪里能看到这样的景色!”
走了四十多里路,李固接上主人。
吃了点心和午饭,李固又先走了。
到了晚上,一行人抵达客栈,李固迎上去,安排车马和住宿餐饮。
卢俊义进了客房,把棍棒倚在墙边,毡帽挂在钩子上,解下腰间的刀子,换上舒适的鞋袜。
第二天早上,大家早早起床,生火做饭,吃过之后,整理好车辆和牲畜,继续上路。
李奕隐起身来,暗中跟随,一边修炼,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,倒也不觉得闷。
就这样,白天赶路,晚上住宿,一连过了几天,他们又来到了一家客栈投宿。
天刚亮,准备出发时,店小二对卢俊义道:“好汉,你听我说,离我们店不到二十里地,正好要经过梁山泊的边缘地带。
山上的晁盖大王,虽然不欺负过往的客人,但你还是得悄悄地过去,千万别大惊小怪。”
卢俊义听了,嗤笑道:“原来是这样啊!”
于是,他叫随从取下行李箱,打开锁,从里面拿出一个包袱,在里面装着四面白绸子做的旗子。
他向店小二要了四根竹竿,每根竹竿上绑着一面旗子,每面旗子都很大。
上面写着:“慷慨燕京卢俊义,金装玉匣来探地。太平车子不空回,收取此山奇货去!”
李固和其他人看了,一齐叫苦连天。
店小二奇怪道:“好汉,你莫非和山上的晁盖大王,有亲戚关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