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青看着争论不休的众人,眉头紧锁,心中暗自思忖。
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,
目光在淮南王身上停留片刻,然后缓缓说道:
“诸位,莫要再争了,选君之事,需从长计议,
淮南王殿下,不知您对此有何看法?”
淮南王向前迈出一步,对着林青和众人微微躬身,声音沉稳而温和:
“靖国公,诸位大人,本王本无意卷入这皇位之争,
但如今大乾风雨飘摇,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
本王身为宗室子弟,自当挺身而出,为大乾尽一份力。
若本王有幸登基,定当广纳贤才,虚心纳谏,以民生为本,推行新政,力求让大乾重新焕发生机。”
淮南王的一番话,让殿内瞬间安静下来。
众人看着他坚定眼神和从容气度,眼神多了几分不善,
又要开新政?
一位御史站了出来,目光犀利地看着淮南王:
“殿下,推行新政谈何容易?
先帝呕心沥血,历经挫折,也不过取得了小小成果,
如今局势更加艰难,
朝堂之上党争不断,地方势力盘根错节,想要施行新政,万万没有可能。”
淮南王微微一笑,神色从容道:
“大人所言有理,但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艰难险阻。
本王相信,只要秉持公正之心,以大乾利益为重,定能赢得大多数人的支持,
对于那些阻碍新政的势力,本王绝不会姑息迁就,定会依法严惩。”
韩玉甲听后,不再犹豫,大声说道:
“淮南王殿下有此决心魄力,实乃大乾之幸,
末将愿为大乾新政事业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”
海岳也点头说道:
“淮南王殿下心怀天下,有远见卓识,
下官也愿全力辅佐殿下,共同为大乾的未来而努力。”
在韩玉甲和海岳的带动下,一部分官员纷纷表示支持淮南王。
但仍有部分人犹豫不决,眉头紧皱,
他们算是看明白了,今日这就是鸿门宴啊。
没有给他们开口的机会,林青转身看向众人,心中有了计较。
“诸位,选君之事非同小可,
不如这样,淮南王殿下暂理朝政,行监国之能,
若他能在这段时间内展现出治国之才,稳定朝局,推行新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