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便拥立他为帝,如何?”
众人对这等折中之法心思各异。
那些本就支持淮南王的官员,眼中满是欣喜,
这是淮南王迈向皇位的关键一步,
只要淮南王在监国期间表现出色,甚至不要出什么差错,
登基便是水到渠成之事。
而那些原本持反对态度的人,则满脸狐疑,
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段监国时期给淮南王使绊子,
让他无法顺利推行新政,从而打消众人拥立他为帝的念头。
还有一部分犹豫不决的官员,此刻也陷入了沉思,
他们既希望淮南王真有治国之才,能带领大乾走出困境,
又担心他让大乾陷入更深的危机。
尤其是其身后的靖安军与武安军,军权旁落,历朝历代可都没有什么好结果。
至于淮南王,则激动不已,狠狠地攥紧手掌!
他知道,这是关键一步。
历任太子想要登基,都要监国总理朝政,以学习治国之法,
如今自己虽非太子,却能获得这样的机会,无疑是上天赐予的良机。
他强压下内心的激动,对着林青和众人深深一拜,声音略带颤抖却坚定有力地说道:
“靖国公,诸位大人,本王定当不负众望,
在监国期间尽心尽力,为大乾的未来竭尽全力。”
林青微微点头,目光扫过众人:
“既如此,此事便这般定下,
从今日起,淮南王殿下便开始监理朝政,诸位大人需全力配合,不得有误。”
不论如何,一行人纷纷领命,只是神色各异,心思难测。
散朝之后,淮南王并未急着离开,
而是站在殿外,目光温和地看向方才支持他的韩玉甲、海岳等一众大人。
众人见状,纷纷围拢过来。
淮南王对着众人微微拱手,诚恳道:
“诸位大人,今日承蒙各位鼎力支持,本王感激不尽,
本王深知,这监国之责重于泰山,若无诸位相助,本王怕是寸步难行。”
韩玉甲抱拳道:
“殿下言重了,末将等既已表明心意,自当全力辅佐殿下,
末将相信,殿下定能带领大乾走出这困境。”
淮南王微微颔首,目光坚定:
“韩将军放心,本王既已决心推行新政,便不会退缩。